Guan Essays

「星空和道德 自在与自为」

生命随想

游记随笔之九

生命随想 南京地质博物馆,是一处朝圣之地。这里没有圣像、僧侣、香炉和仪式,却可以净化你的心灵。据馆载,一百五十亿年前,宇宙自爆炸诞生,膨胀至今,浩瀚无边,容纳一千亿个星系;有个星系称作银河系,成形于一百亿年前,直径十万光年,含一千亿颗恒星,太阳属于其一,藏于星系外缘某点,几不可寻,却在四十六亿年前,孕育了人类的摇篮——地球;十亿年后,地球上发生了奇迹,生命的痕迹初显,并经漫长的演化...

吴敬梓纪念馆游记

游记随笔之八

吴敬梓纪念馆游记 知识分子对现存制度的批评,东西方是大不同的。西方人认为这是当然的权利,东方人则当作是应尽的责任。吴敬梓,深受儒家熏陶和浸染,却甘为一名知识界的“牛虻”,赶在了时代的前头。他,试图捍卫理想,几经磨砺,摒弃了仕途。也正因此,使他拥有了批评的权利,以笔为器,针砭时弊,赋予其作品非凡的魅力,成就传世之作——《儒林外史》。 吴敬梓纪念馆,于一九九七年复建,坐落东关头路,背...

记忆点滴

游记随笔之七

记忆点滴 少年,你们在寻什么?是秘密卡点、湖光山色?还是友爱、亲情?甚至于欢笑和希望?而我,却踏入另一旅程,去追忆似水年华。 人生似乎漫漫,但可追忆者渺渺,缩成断续片段,绝大多数早已遗落,无处寻迹。每念此,徒叹人生的短暂和虚无。 年少之人,不喜回忆,憧憬未来;年老之人,总爱回忆,留足过去。而人过中年,生命的天平便渐渐向着过去倾斜,难免要追忆。正如溺水之人渴望边岸,唯抓取痛苦、快...

月牙堤游记

游记随笔之六

月牙堤游记 十一月的钟山,冬意渐浓,游人如织。梧桐披上了厚厚的黄袍,桂树、樟树依旧绿意盎然,鸡爪枫化作那一抹最动人的鲜红。不同的树木,幻为不同的乐器,大地将色彩变音符,用浓淡成高低,以错落划音节,奏响了一首恢弘博大、色彩斑斓的交响曲。 二十七日下午,碧空如洗,月牙堤风景如画。磊落的阳光倾泻在前湖的水面,映出无数个闪闪湛亮的光点,处处眨着眼睛,晃得人如梦如幻。湖面的游舟,像一片片落...

“活”的记忆

游记随笔之四

“活”的记忆 南京颐和公馆十二片区,一段失落后被重拾起的记忆。曾几何时,这里政客云集,高朋满座,薛岳、陈布雷、杨公达等民国名人的旧居都位于此。然而,旧的世态夹在两个时代、两股力量的缝隙中,经碰撞、碾压,碎裂在了日子里。二零零九年,片区经政府保护性修缮后,终于对外开放,宛如深藏楼阁的大家闺秀,露出那罕见的容颜,散发出典雅、高贵、慵懒的民国旧韵。 片区位于江苏路与宁海路合围地带,由二...

美龄宫游记

游记随笔之五

美龄宫游记 每当凝视极致之美,总会伴着些许痛楚。美龄宫,静卧于秀丽钟山之腹,三层重檐山式宫殿,雕梁画栋,中西合璧,美的不可方物。然而,想当初时局维艰,洋洋三十六万银造,心中也颇为酸痛。 俱往矣,历九十年风雨,宫殿尚幸存。尽管墙面旧迹斑斑,楼板粉层剥痕道道,汉白玉栏杆风蚀累累,但往日丰姿依在,韵感尤存。初冬午后,天色阴阴,雨儿星星点点,一丝丝的冷。绿色琉璃瓦下,憩坐于二楼露台,周围...

无法忘却的印记

游记随笔之三

无法忘却的印记 一双双眼睛,因岁月而模糊,仍透出星芒,汇成银河。二十年芳华,清晨的牵牛花初开,葬礼的号角就已吹响;生命之花如期绽放,却早早凋零,化作腐土。这凋零,带来的是大欢喜,这腐朽,带来的是大欢喜,是向死而生的本真的存在。 这是两张八十多年前的泛黄旧照,静静地陈列在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一号展厅B-29轰炸机模拟机舱内。四周已空无一人,清冷昏暗的光线从展板后泛出,舱头一遍遍播...

十朝文化历史展览馆

游记随笔之二

十朝文化历史展览馆 “文化”一词过于抽象,说不清、道不明,却人人从生到死无时不刻感受得到。它小到决定个体命运,大到影响种族兴衰,是人类进化的伟大成就。倘若文明是人类的终极部落,那么文化就是人类的终极图腾。 十朝文化历史展览馆位于山清水秀、鸟语花香的钟山风景区,毗邻有远东第一别墅之称的美龄宫,前方塑立着气势贯虹的朱元璋骑马雕像。这里树木成荫,小径通幽,附近的双狮青石、龙爪雕刻残片等...

东水关游记

游记随笔之一

东水关游记 十月的东水关,天色苍茫,夕阳斜落,金色的余晖洒落大地。古老的城墙遗迹孑然伫立着,砖色斑驳,透出古铜色的光泽,默默地昭示着百年沧桑。城墙根畔,垂柳成荫,草木旺盛,温柔的秦淮河静静地顺势伸向远方,婉转曲折,悠然回荡。一座五孔拱形大桥横踞河道,气势颇为雄浑,当地人称为“九龙桥”。相传,此桥为朱元璋所建,希望借助龙的神力镇住南京的风水。 不远处,城东干道像一条巨龙纵贯南北,两...